在網絡上賺錢,是比較容易被罵的,譬如首富地方上交替更迭的馬云、馬化騰就常常被用戶在新聞跟帖里罵,罵,是一種心聲,罵,是一種宣泄,罵,是一種快感。
奧創問答(今日頭條旗下)以每一個月2400、4800、7200、12000甚至更高的價格簽約了知乎上超300位的大V答主『1』,而被傳出來的消息則是以每一個月3萬的價格,又是罵聲一片,一罵300位轉會的大V掉錢眼兒里了,二罵這類人不值得,三罵今日頭條不道德,四罵知乎不作為,五諷大V們不會有好下場。
從240012000,一躍變成最高的3萬,再自我腦補一下,按月薪3萬來算,年入就是36萬,真的極少嗎?并不少,按阿里的薪酬算,等于P7級的收入了(不算股票)。
假如再對比下媒體行業從業者的薪酬,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且,對于大V們來講,并非要守著這36萬,還可以干別的賺錢,這36萬等于半買半送,有補貼的成分在里面,換做是哪個拿著應該都非常高興,可惜拿的卻不是我。
假如最早被傳出來的消息是,今日頭條以2400/月的分成挖角知乎大V,想來群眾們一定就是噓聲一片,嘁,才2400,打發叫花子呢。
可惜,最早的消息是根據幾乎最高標準來的,腦補又不要錢,36萬巨額財富之下,哪個人不眼紅?群眾的視覺比較容易被赤裸裸的數字給吸引,所以我常常給企業的朋友們說,最好有直接的數據支撐,如此有信服力。
數字,很容易迷惑人,據郭靜的網絡圈察看,在今日頭條、一點資訊、UC瀏覽器、手機百度這類走個性化分發路線的內容資訊平臺上,標題里直接帶上XXX億、XXX萬等刺激人眼球包括數字的標題,總是會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和評論,有一段時間,我的今日頭條閱讀量比較低,于是就找了一些今日頭條上一些熱點大號來學習,某培訓大師的頭條號就比較善于這種玩法,XXX億、XXX萬,用赤裸裸的數字刺激閱讀者的點擊欲望。
這次知乎﹠今日頭條事件,其實也是數字成分在里面,只是群眾們腦補居多。
1從整個知乎的環境來看,即使走了300位大V,還有N多的大V存在,知乎上隱匿的牛人太多(可能不是大V)。
而且,知乎更不是以補貼為主的平臺,根據今日頭條的這種土豪式挖掘辦法,知乎籌資的那點錢,怕是全部補貼給平臺上的大V們都未必夠。
今天有今日頭條來挖角,明天可能有企鵝問答、百度問答、略懂(搜狗旗下)、360問答、愛問常識人來挖角,如果每挖角一次,知乎都來一次震動,對大V們進行真金白銀的補貼,那知乎的股東們怕是不會答應。
知乎的邏輯是,你可以在我的平臺上玩,你也可以在我的平臺上獲得影響力,甚至你可以做廣告變現(首要條件是得高明),但要想我真金白銀,動輒年幾萬、年幾十萬的補貼,對不起,沒錢。
知乎跟公眾號有點兒像,影響力是是每一個個體的,但,發財賺錢,也是個人的事,當然,也有不同,知乎對涉嫌有廣告的內容審察還是蠻厲害的,公眾號的審核范圍則要寬泛數倍。
不走跟今日頭條一樣的土豪補貼方案,知乎當然不會有哪些大的表態,最多是穩定軍心的動作:很感謝大伙對知乎的關心,無論從站內環境還是后臺數據來看,該事件并沒對大家產生影響,優質內容生產者依然在持續生產和推薦優質內容。
插一個問題,有人說知乎的水平降低了,真的是如此嗎?我覺得主要根源還是在知乎身上,其對內容的展示形式與搜索水平的提高,不足以滿足用戶對內容水平的需要,不足以達到滿足用戶好奇心的地步,不足以做用戶的信息停止點系統。
目前的知乎不是當初的知乎,內容數目太多,這意味著,會有不少信息雜音在里面,要從海量信息雜音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確實難,而且,在內容排序方面,也有非常大的問題,譬如,時間段上,最多只能選三個月內的,事實上,知乎往年也會有不少優質內容存在,但你要找出來,怕是得費一番功夫。
知乎目前的問題,并不是內容水平降低,而是排序和釋放。
2今日頭條看重問答是從去年開始的,對于回答者最直白的支持是每一個月薪選當月的優質回答獎月榜,就會獲得1000元的獎金,我大概獲的了五六期的樣子,郝智偉老師在我的鞭策下,也獲得過幾期。
原來是直接打1000元,今年幾期的獎金好像都扣稅了,只有960。
相比較而言,頭條問答的這個獎金并不高,但假如要跟百度問答、360問答、愛問常識人這類老牌問答網站相比,頭條問答的獎金還是蠻高的。
百度問答上了解行家110的獎勵是100糯米卡。
除這1000塊錢獎金外,回答者在頭條上回答的話,會直接在后臺看到閱讀量、點贊數與公益捐贈等多項數據,等于個人影響力的可視化。
今年6月26日,頭條問答宣布獨立,推出奧創問答,身上依舊有著今日頭條的很多影子。
為什么今日頭條會這樣看重問答呢?其緣由在于,問答內容融入今日頭條的信息流居然毫無違和感,而且,今日頭條的問題并沒知乎那樣高端大氣上檔次,今日頭條的問答頁跟頭條本身的風韻是相符的。
問答式標題算得上吸引人眼球標題里的主流方法之一。
百家號曾教過大伙怎么樣取標題,其后臺推過《百家私塾|怎么樣取一個牛逼的好標題?這里有N個即學即用的套路》『2』這篇通知,里面就提到了關于取標題的N個套路!1.數字聚焦;2.八卦獵奇3.制造懸念,哪個能制造懸念,問答式標題當然是最好的。
而在其具體舉的案例里面,就有兩個問答式標題老公是稱呼太監用的?那我該如何喊另一半才不失禮?、二婚跟一婚有什么區別,你了解么?。
奧創問答里的熱點頻道里,都是比較普通的問題,譬如實名手機卡不充錢也不注銷,有哪些后果?、為何酒店的床尾要放一塊布?等看上去很簡單的內容,這種內容夾在在頭條的信息流,顯然也是用戶們愛看的。
但非常顯然,今日頭條并不滿足于目前的近況,譬如奧創問答里的編輯甄選頻道,問題的水平、答案的水平明顯就比較優質,不會再有很簡單的問題。
既然是需要變,向上走,那一定得找一些大V,所以,從知乎挖角亦屬正常現象。
只不過可惜,因3萬被驚詫了。
今日頭條的目的是在于挖一批可以貢獻優質內容的答主,我想,并不會只限于知乎。
今日頭條這事兒不道德嗎?我想說的是,網絡的挖角還少嗎?3這300位大V,非常明顯是被群眾們眼紅了,至于其換到今日頭條之后,是否還會獲得跟知乎一樣的影響力,顯然,兩者的屬性不同,平臺轉換,一定會有好有不好,雖然可能沒知乎上那樣出名,但收成了錢財。
而且,跟今日頭條的協議里面,只包含其在奧創問答里面的內容,難道,大V跟今日頭條簽訂協議后,再借助多余的空閑去知乎回答,知乎會趕他們走?我想,知乎不至于給這類大V們扣上叛徒的帽子,想要回答與否,還是個人的自由。
至于所謂的各種KPI,譬如獨家、每月得回答多少條、每條多少字數等,錢,不是那樣好拿的,既然拿了錢,總得付出點什么吧,難道頭條要傻不拉幾的給大V們送錢,大伙才高興么?協議,是雙方簽訂才有效的,想就簽,不想就拉倒。
嚴苛與否,簽訂者自知。
孫宏超老師曾寫到:無人能在資金的面前高尚得起來。
這話非常真實,可在有的人眼里,賺錢這件事兒,該是神圣的,不容褻瀆。
亦或是如知乎的膚淺的。
這也是大家不盲目追逐流量、不用膚淺的方法適得其反是什么原因。
『3』本文部分引用:『1』知乎拿出的誠意不夠,但頭條掏出的支票就能買來大V?(36氪)http://36kr/p/5090466『2』百家私塾|怎么樣取一個牛逼的好標題?這里有N個即學即用的套路(百家號)http://baijiahao.baidu/builder/preview/s?id=1567106026547484『3』知乎回話被今日頭條挖走300大V:不會用膚淺方法適得其反(澎湃新聞)http://.thepaper/newsDetail_forward_1778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