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有一個公認標準,10年以下是短壽企業,10年到30年是中壽企業,30年以上是長壽企業,萬達正站在長壽企業的新起點上。
來源 | 萬達集團(ID:guojiwanda)2017年對萬達來講是很難忘的一年,歷程了風波,也承受了一些磨難。
在各級政府、每個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萬達全體職員團結奮斗,在比較困難的經營條件下,大家較好地完成了2017年各項工作任務,下面我對2017年工作進行總結。
一全方位完成工作目的2017年,萬達商業出售文旅項目和酒店資產,受其影響,萬達集團的資產、收入兩項指標有所降低。
萬達集團以本錢計資產7000億元,同比降低11.5%;其中國內資產占比93%,海外資產占比7%。
為何專門提這個數據?去年有人說萬達把很多資產轉移到國外去了,數據證明完全不符合事實。
2017年萬達集團收入2273.7億元,完成計劃的113%,同比降低10.8%。
降低是由于出售的文旅項目收入沒計算在內,加上2016年底大家把萬達旅業資產注入一個投資企業,接近200億的旅游收入沒計入今年報表。
假如考慮旅游收入變化的影響,盡管2017年萬達集團出售了很多資產,收入同比只降低1.1%。
凈收益完成年目的的114%,同比基本持平,說明收入含金量很好。
二轉型進步效果顯著一百年來,全球大型房企無一例轉型成功,萬達已經改寫商業歷史,成功轉型為服務型為主的企業。
1、服務業收入占絕大部分。
萬達集團2017年收入中,服務業收入占比63.4%,同比提升8.4%。
近幾年,萬達服務業收入每年都會大幅提升,以后還會繼續提升。
服務業收入中,租金收入占比約18%,增速遠高于萬達其它產業,已經連續多年平均達成超越30%的增長。
租金是最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之一,而且收益比率高,收入占比提升說明收入含金量增加。
2、文化收入占比提升。
2017年,萬達文化產業收入占萬達集團收入比重升至28.1%,接近30%,已成為萬達另一個支柱產業。
期望今年文化集團努努力,看能否超越30%。
3、輕資產策略超出預期。
萬達轉型重點是萬達商業轉型,萬達商業轉型重點是從單一重資產企業轉為輕資產為主、輕重并存進步的企業。
說萬達轉型就不再持有物業,這完全錯了,只不過萬達不像以前百分之百自己持有。
去年年會,萬達商業正式提出萬達商業輕資產策略。
萬達輕資產分為兩類,一種叫做投資類,一種叫做合作類。
投資類就是其他人出錢,萬達幫其他人找地、設計、建設、招商、竣工運營后移交給其他人,其中還有一個資本化程序。
合作類就是萬達既不出錢,也不出地,感覺項目適合,跟其他人簽協議,幫其他人建設,建成后租金三七分成,這是大家力推的模式。
輕資產策略提出一年之內,輕資產萬達廣場開始營業24個,新進步輕資產萬達廣場47個,其中合作類輕資產萬達廣場簽約37個,遠超年初進步25個輕資產,其中投資類10個、合作類15個的目的,進步中心值得表彰。
4、大幅減少企業負債。
去年7月,萬達和融創、富力簽署了文旅項目、酒店資產出售協議,僅此一項協議就減債440億元,收購現金670億元,等于減債1100億元。
對于這次出售,眾說紛紜,不少解析,萬達賣資產,是否不可以了,其實這是根本不理解商業的基本邏輯。
1、什么叫做買賣?做買賣用老百姓俗話說,叫做交易。
買賣就是買和賣構成的,世上沒只買的買賣,也沒只賣的買賣。
買就說這個公司好,賣就說這個公司不好,這是根本不懂商業思維。
其實不管買也好、賣也好,重點看交易之間能否賺錢。
所以對萬達的買買買和賣賣賣,重點看大家買的是多少錢,賣的是多少錢,萬達過去幾年在國外投了一批項目,目前大家決定清償國外債務,賣一半資產就能把全部債務清償,說明大家買和賣之間賺錢了。
2、萬達廣場本身是很重的資產,過去萬達廣場全部自己持有,到2017年底開始營業236個廣場,210個是重資產,按本錢價計算都是幾千億規模。
假如再持有文化旅游項目和酒店,重資產規模太大。
文化旅游項目一定可以收回投資的,經過數學模型剖析,每一個大型文化旅游項目需要七年、八年有息負債才能往下走,十幾年才能收回投資。
萬達十幾個文旅項目疊加在一塊,雖然通過銷售物業能收購大多數現金,但至少五到六年內,每年凈增1000億負債,重壓相當大。
目前全球和中國都在去杠桿、降負債,如此加杠桿、逆勢而為是不科學的。
3、萬達已持有很多較高收益的萬達廣場物業,沒必要再去持有文旅項目物業。
萬達賣酒店,大家搞酒店建設、管理的不少同志都說,賣了是否太可惜?萬達酒店是建得很好,本錢也非常低,但酒店整體年平均回報率低于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幾個萬達廣場的凈收益,所以,大家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項目和酒店賣掉,做輕資產這種只賺不賠的交易,肯定是上策。
不管社會上理不理解,也會有的內部同志不理解,但請大伙三年將來再回頭來看大家的決定是不是正確。
4、企業經營安全第一。
出售資產減債四百多億,收購現金近700億,加上大家手頭持有些現金,萬達經營的安全性增加不少,就能承受風波的沖擊。
而且假如大家不出售這類資產,就不可以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大家最需要進步的萬達廣場上去,就不可以保證每年50個以上萬達廣場開始營業的計劃。
為了企業安全,為了保證核心產業進步,大家需要如此做。
三文化產業高速增長1、影視產業。
影視集團去年收入增長35%,新增影城199家。
尤其是在英語片市場,萬達具備相當話語權。
萬達影城在中國并不都是開在萬達廣場,有一半左右開在非萬達物業里,但萬達影城單屏收入是國內平均水平1.9倍,線上收入超9成,會員收入近9成,表明萬達電影收入很穩定的增長。
萬達電影活躍會員突破1億,這是重大成績,也為長期穩定增長打下基礎。
萬達電影花了9年時間使會員人數突破1億。
期望你們再用三年時間,看到2020年能否把把會員人數突破2億。
2、體育產業。
萬達體育收入兩位數增長,凈收益增長更為可觀。
在中國落地格力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這是中國唯一獲國際足聯批準、每年按期舉辦的國際足球A級賽事。
還落地格力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這是中國唯一的男子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首屆就有16支世界頂級車隊參賽。
男子公路自行車會所分多個級別,有國家級、州級,世巡賽是最高級別。
世巡賽級別的自行車隊只有18支,世巡賽有多站比賽,只有環法是十八支車隊都參加,其它如環意、環西都是十幾支車隊參加,環廣西第一年就有16支車隊參加,今年預計18支全部參賽。
萬達體育還落地鐵人三項、搖滾馬拉松、小輪車世界錦標賽等多項賽事。
3、文旅產業。
文旅產業去年表現好,收入完成139%,凈收益倍數遞增。
更要緊的是,文旅產業達成了輕資商品牌經營的目的,由一個負債非常重的企業轉變為一個輕資產公司。
酒店管理公司2017年初次達成公司整體盈利,新簽約委推廣托管理高星級酒店10家。
自從酒店管理公司班子調整將來,營業額很喜人,去年下半年酒店營業額大幅增長,幾乎全部酒店都達成盈利,絕大部分酒店收益達成比較快的增長,第三證明管理就是生產力。
4、兒童產業。
十年前萬達廣場就想引進一個兒童娛樂綜合公司,到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去找,找了5、六年都沒找到。
全世界這類公司基本沒,有那樣一兩家,也不想到中國來。
大家討論需不需要自己干,但這意味著要進入全新產業,也猶豫來猶豫去。
但萬達廣場要達成全客層經營,光是青年喜歡不可以,孩子也得喜歡。
兒童意味著將來,所以下決心自己做,也是邊探索邊干。
剛開始公司定位搞兒童娛樂,名字就叫兒童娛樂連鎖公司,去年才改名叫寶貝王集團,定位為以自有IP傳播、衍生品銷售為主,集兒童教育、游樂、美食于一體的綜合性兒童產業公司。
寶貝王集團2017年開始營業寶貝王樂園60家,早教中心50家;整體達成盈利,比指標提前一年。
寶貝王不只經營好,不少先行指標表現也很好。
如自有IP傳播上半年全網收視率48億人次,下半年暴漲到150億人次,估計2018年數字會愈加喜人。
這意味著寶貝王定位方向是絕對準確的。
假如大家把寶貝王定位為一個游樂型公司,那就錯了。
四企業管理明顯進步1、預算實行到位。
去年所有在建、竣工、開始營業項目,結算與預算做到完全一致。
西雙版納國際度假區、南昌萬達城兩個超大文旅項目,時間跨度5年,超百億投資,因為大家的管理能力,加上與筑云軟件相結合,也做到預決算一致,這是萬達實行力和科技管理的成就。
2、投資回報提高。
萬達廣場輕資產推出來后,有人說憑什么萬達一分錢不投分30%租金?光靠牌子響?一定不是。
只能講解,其他人分70%大于他一個人干100%。
萬達廣場輕資產標準模板、工程管理系統研發成功和推行,使得萬達廣場投資回報平均達到2位數,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這就能講解為何萬達分30%租金還有那樣多企業上門合作。
3、嚴控管理成本。
搞地產本錢大,管理本錢超一點還可以消化,但轉型為服務管理企業,一旦本錢超支,商業模式就不成立。
所以在嚴控管理成本上,大家下了比較大的功夫,去年丁總帶領有關部門專題研討,優化管理環節,使萬達總部在業務規模擴大的同時成本不升反降,節省管理費6.9億元。
4、反腐卓有效果。
審計中心去年查處263起違規事件,解除勞動關系129人,司法立案三起,為企業挽回損失1.3億元。
萬達審計有權威,在企業界也有耳聞。
五今年工作主要目的2018年萬達集團計劃收入2479億元。
商業地產收入1245.4億元,其中商管公司總收入366.4億元,租金收入326.8億元;新開始營業萬達廣場50個,萬達茂2個;房產收入879億元;新進步重資產萬達廣場7個;輕資產萬達廣場50個,其中合作類40個,投資類10個。
文化集團收入733億元,其中影視集團收入581億元;體育集團收入94.3億元;文旅集團收入30.7億元;寶貝王集團收入26.4億元。
金融集團收入408億元。
網科集團暫不安排收入計劃,上半年內因與世界級互聯網巨頭策略合作,待落地再安排。
集團其它收入92.8億元。
六提高核心角逐優勢1、加快萬達廣場進步速度。
萬達廣場是萬達的核心資產、核心企業、核心優勢。
伴隨中國城市化紅利的降低,而且目前特大城市都劃定了進步邊界,想在中國再造一個萬達已經沒可能。
中國商業已進入線上線下融合進步新階段,萬達廣場超大規模線下場景的價值巨大。
一年前還不感覺,目前看萬達廣場超大規模、綜合性消費場景的價值愈加凸顯。
商業中心有角逐半徑,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萬達廣場一旦落地,肯定半徑里角逐對手非常難再投資。
舉例,大家在佛山某地,一個地區里規劃了近10個大型城市綜合體。
大家拿了地,調查發現周圍這么多項目,決定盡快開始營業。
萬達廣場開始營業后,旁邊幾個項目到目前也沒開始營業。
由于大家比較火,相同種類角逐業態就不好布點了,這就像下圍棋一樣,占了先手。
所以大家要加快萬達廣場全國布局,盡快多簽多建項目,更早將萬達廣場進步到千店規模,這就是萬達的護城河計劃。
千店規模就意味這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萬達廣場能覆蓋90%,剩下10%左右的地級市由于人口和消費不夠;主要縣級城市覆蓋30%,由于中國一些縣人口較多,也擁有較強消費能力。
萬達廣場建成全國互聯網是什么定義?打個比方,假設300公里地鐵線天天可以運載300萬人,600公里地鐵線就不是運載600萬人,而是1000萬以上。
由于一旦形成互聯網,容量就不是1加1等于2的關系,而是1加1大于2。
1000個店大家能獲得的租金收入、廣告收入、線上線下融合的價值,絕不是目前的5倍。
加快進步重點要加快輕資產,從2018年開始萬達將每年提升萬達廣場開始營業數目。
2、提高體驗消費占比。
增加萬達廣場黏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體驗業態,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體驗消費具備不可替代性,有人說美食也可以打包,但打包來的美食還有鮮味嗎?娛樂、健身、唱歌、觀影都要到現場體驗,不是互聯網可以替代的。
還要漸漸提高文化業態占比,社會進步到一定量,大家對精神的追求就會大過對物質追求。
不然就不可以理解,為何文化的東西能傳承幾百幾千年,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首歌曲、一部歌劇能廣為流傳。
三年內要將萬達廣場體驗業提高到65%,五年力爭提高到70%。
這不止是商管的事,規劃設計部門也要革新。
期望從2018年開始,每年評幾個革新廣場,主要看體驗業態、文化業態、更有新意這類方面。
3、配置出色管理人才。
以后出色人才向商管傾斜,萬達學院培訓也要向商管傾斜,形成風氣。
七持續不斷企業轉型企業轉型沒終點,這是企業管理永恒主題。
不要以為企業轉型幾年就完成了,企業轉型未完成時。
1、加快輕資產節奏萬達品牌是很管用的,要加快萬達廣場輕資產進步速度,每年不少于50個,合作項目數目上不封頂。
有人寫文章說商業中心建設,一個企業一年建設50個是極限,他可能是以萬達作為剖析條件。
但萬達要突破這個極限。
今年萬達輕資產租金分成超越10億元,將來可能每年以十億級別增加,可以看出輕資產的前景非常不錯。
萬達電影、寶貝王、文化旅游這類輕資產公司也要加快進步速度。
2、形成新的支柱產業萬達廣場是萬達集團的核心產業,大家還要進步新的核心企業和新的支柱產業。
一是影視產業。
要繼續維持高增長,補上內容弱點,達成影視的企業中長期目的。
二是體育產業。
把精力放在自有IP賽事上,把中國區作為體育產業的增長極。
三是文旅產業。
要研究跨出萬達城,進步管理其它業主的大型文旅項目,酒管也是從管理萬達我們的酒店跨出來的。
酒管盡快做到管理百家高星級酒店,今年新簽約15家高星級酒店委管合同。
四是寶貝王集團。
寶貝王要把IP傳播、衍生品收入作為進步方向,去年寶貝王一下子火起來,緣由就是有了一個IP,講故事吸引人。
萬達城和迪士尼、環球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就是娛樂主題不是我們的故事。
假如有故事,有IP,再來傳播,就完全不同。
去年寶貝王衍生品凈收益近億元,假如有一天寶貝王進步到幾十億、上百億衍生品收入,線下千店的場景,做人氣就能了,線下門店不盈利也可以。
這就是進步模式。
我相信,寶貝王大概超越萬達電影,成為萬達集團又一個新的核心企業。
一是這個產業可以做大。
中國兒童數目海量,有3億,二胎政策后還會繼續擴大。
中國父母舍得為孩子燒錢,尤其是在教育方面。
二是沒角逐對手。
中國沒一個企業像寶貝王如此把IP傳播和衍生品收入作為核心來考慮,光有資金玩不了,這就是高門檻。
再加上大家占了先機,到2020年開始營業800家店,哪個能和大家角逐?三是企業高估值。
寶貝王非傳統產業,而且剛開始就著手線上線下融合進步,以IP傳播、衍生品銷售、教育游樂為主要內容,這種企業在國內外估值都非常高。
四是成長性看好。
看了寶貝王的5年測算,特別高興,期望你們把測算變成現實。
3、繼續減少企業負債。
萬達集團將使用所有資本方法減少企業負債,包含供應非核心資產、維持控制權首要條件下的股權買賣、合作管理其他人的資產等等。
萬達要逐步清償全部國外有息負債,萬達商業A股退市資金也有了靠譜策略。
同時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將企業負債降到絕對安全的水平。
今天我可以在這里負責任地說,萬達集團在全球絕不會出現任何信用違約!萬達30年沒出現一塊信用違約,大家把信用看得比資產、收益更要緊。
八線上線下融合進步實踐證明,以后非常難區別線上線下企業了,四五年之前我和小馬哥還有一爭論,目前看我們兩個合二為一了,線上線下要融合。
形勢比人強,網絡正走向物聯網,這就是趨勢。
1、重點是思想要融合。
萬達所有系統領導,重點是坐在第一排這類人,要認識到融合進步是趨勢,不融合就要被淘汰。
所有系統都要推源于己有用的應用軟件,尤其是商管、影視、寶貝王這類重點企業。
要整理萬達商管、網科和信息中心的研究業務,成立萬達新消費研究院。
這是一個要緊舉措,研究方向不可以光想著自己怎么樣學會消費數據,為自己服務,必須要想著怎么樣為企業增值,讓企業感覺有用。
萬達有這么大規模、不相同種類型的消費場景,理應折騰點名堂出來。
2、從實質成效出發,不玩定義,不燒大錢。
我過去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給了曲德君太多的錢,我跟一些企業家討論,他們說當初網科少給點錢,定個投資上限就好了。
看來錢不可以給得太多。
不是說網科沒做出成績,這一次跟其他人合作談判,使我和團隊對網科有了全新認識,他們開發了一些有用的東西,只不過這類東西有培育期,還不可以立刻被資本市場同意。
原來方向也有偏差,老想大規模來做,假如就為萬達廣場、旅游度假區研發,可能早就整出名堂了。
3、自主研發。
網上傳網科裁員6000人,網科總共就3000人,如何可能裁掉6000人!曲德君你為何也不出來辟辟謠?要強調自主研發。
不論網科今年與哪個合作,無論是以資本還是策略方法合作,大家自己應用軟件的研發都不可以停止。
為何萬達要成立我們的研究院?我不相信其他人會出大錢來做對大家有用的東西,即使能做出來,什么時間也不了解。
所以大家寧愿每年少花點錢,找幾個人,把有前景的研發項目繼續下去,研究線上線下融合應用軟件,要繼續自己搞,這一點是很明確的。
4、開放式進步。
要對所有科創企業、院校、研究機構、個人開放萬達場景平臺,要繼續啟動第二屆革新加速器,期望一屆一屆地搞下去。
不少人非常短視,一年沒出收獲,兩年沒出收獲,就不弄了。
假如當初買了兩位馬哥的股票持有,到目前漲了多少錢了?科創類商品從研發到商業化有一個過程,要堅持搞下去。
九組織構造適應轉型為了適應轉型,也為了資本市場需要,萬達擬對公司管理構造進行調整,主如果商業地產進行構造調整,當然還需要提請董事會、股東會批準將來,才能正式行動。
今天說的是我的一個建議。
1、成立商管集團。
就是將原來商業地產更名,成為一個純粹的商業物業持有和運營管理商,使公司策略更明確,商業模式更純粹,也為了使市場估值更高。
假如有房產開發,還是歸在房產企業里,但萬達商業租金收益已經大過開發收益。
以后商管就是收租金,收益每年兩位數增長,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做一些東西出來,如此公司市場估值會更高。
新的商管公司將是以輕資產為主、重資產持有為輔的企業,大家做了公司模擬報表,負債率也很低,可說是一個很出色的公司。
新的商管集團將是萬達集團核心企業。
2、成立地產集團。
第一要負責消化商管集團的地產業務,原來商業地產還有一些房產開發業務,地產集團要盡快幫助消化,但收益歸商管。
第二要開發萬達廣場重資產,也不排除純粹搞一些住宅開發。
這么多年萬達地產規劃、設計、開發、銷售一條龍,都是自有團隊,在市場上口碑頗好。
第三也可以輸出品牌管理。
地產集團不求做大,主要看收益。
集團給了新成立的地產集團一個債務上限,這個上限是非常低的,地產集團就是在負債上限下考慮業務進步,不需要做多大規模。
目前中國房產,基本上負債和銷售額是對等的,銷售越多,負債越多。
假如地產集團朝這個路子走,就使集團目前的降負債沒多大意義了。
地產集團的主要任務就是建萬達廣場,另外捎帶搞點業務就好。
3、成立新網科公司。
策略合作者確定之后,再來確定業務目的。
點這一句話,是說給網科同志們聽的。
十承擔企業社會責任1、精確扶貧。
繼續對丹寨扶貧投入,旅游小鎮開始營業一周年時大型實景演出要確保上演。
2018年丹寨旅游小鎮要確保400萬,力爭500萬游客數目。
根據國家旅游局的規范,200萬即使旅游大縣,大家今年做到500萬,縣級旅游可能就排名前列了。
目前丹寨旅游小鎮最大問題是過夜游客太少,很多游客去了將來最多吃頓飯,甚至有些人自己帶東西吃,把礦泉水一喝,瓶子一丟走了。
當然問題是一個個出來的,最初大家擔憂游客不夠,說最多一年100萬,這100萬是養活小鎮最基本的游客量。
目前半年300萬游客,就要研究如何讓游客過夜,如此收入才能增加,對丹寨的旅游拉動才能更大。
年會后要立刻下去好好研究增加過夜游客的手段,只須路子對頭,大家可以再投入。
2、就業。
今年新增18萬人,其中大學生8萬人。
3、捐贈。
今年安排4億元。
4、環保。
今年獲國家綠建標識100項。
今年是萬達成立30周年,古人云三十而立。
國際上有一個公認標準,10年以下是短壽企業,10年到30年是中壽企業,30年以上是長壽企業,萬達正站在長壽企業的新起點上,所以今年對萬達而言是極其要緊的一年。
萬達要做百年企業,又迎來了新的起點,今年大家會在節儉首要條件下展開一系列有意義的慶祝活動,我也期望萬達全體同仁,尤其是每個系統領導,今年都可以完成目的,達成滿堂紅。
我期望在30年慶祝的時候,沒什么系統未完成目的,讓大家以實質行動來慶祝萬達的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