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進去,文化走出去。
2018年2月21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全景展示了一個充滿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和國際范的新年。
報告顯示,一度淡化的傳統年俗在網絡技術的加持下新妝回歸:除夕夜,上億用戶和家人一塊搶春節聯歡晚會淘寶紅包,全球2.51億支付寶用戶集齊五福;同時,帶爸爸媽媽外出年夜飯、出境游、看電影成為新時尚;而中國貨全球賣,全球貨中國買讓中國年變成世界節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40個新年。
新年代的新年俗,是中國生活活品質、品味與自信全方位提高的縮影。
網絡激活傳統年味,世界同享中國老字號在網絡的推進下,傳統年俗新妝回歸。
用手機掃福,成為新年俗一景。
截至除夕,全球有2.51億用戶集齊支付寶五福。
掃福地址南至阿根廷,北抵挪威, 2300余座城市參與。
紅包不缺席,除夕夜共有1.5億用戶打開手機淘寶,接收明星的春節聯歡晚會視頻拜年和紅包福袋。
數據顯示,上海、北京以外,三亞、撫順、舟山、嘉興、馬鞍山等十個城市的老年用戶搶紅包最踴躍,堪稱新潮長輩聚集地。
民眾祈福熱度持續升溫,年初中一年級到年初中三年級,高德導航數據顯示,衡陽南岳大廟、韶關南華禪寺、鄭州少林寺位居最熱目的地前三甲。
用手機搶購廟會門票也成風潮。
大麥網數據顯示:新年期間,北京地壇廟會門票2秒內秒光,創下網絡銷售新記錄,而龍潭廟會、延慶冰雪文化廟會等熱點門票,也都在20秒內被秒空。
2月20日,北京老舍茶樓,觀眾通過大麥網自助機取票后籌備聽相聲。
在全球買全球賣成為正常狀態的今天,和喜歡淘洋年貨的國內同胞相反,旅居國外的華人愈加熱衷在新年海淘中國老字號。
天貓的數據顯示:老干媽、永久、大白兔、張小泉、西泠印社、龍泉寶劍等,成為了華僑搜索熱度最高的年貨品牌。
爸爸媽媽在,一塊游,互助合種更顯人情味互聯網+不只提升了生活效率,也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
報告顯示,新年帶父母和家人外出吃喝玩樂,成為新年俗的要緊組成部分。
口碑平臺數據顯示,今年除夕,通過口碑和支付寶下單的年夜飯消費超越30萬頓。
新零售的網絡紅人店盒馬鮮生也大受青睞,新年期間各城市分店線下體驗消費暴漲,北京、杭州、上海到店消費的人數分別比平常增長了131%,129%,89%。
2月8日,一位福州民在盒馬鮮生挑選帝王蟹。
以前是爸爸媽媽在,不遠游,目前是爸爸媽媽在,一塊游。
飛豬數據顯示,最喜歡去國外春節城市前五位是北上廣深杭,在境外春節平均花銷上,泰州、漳州、肇慶等三四線城市沖到了最前面。
選擇在家過新年的,帶家人去看電影是新選擇。
淘票票數據顯示,僅大年初中一年級,單場購票三張及以上的用戶數目比去年同期增長90%。
螞蟻森林的合種樹新功能也遭到歡迎。
新年期間全國創建了5212萬個合種,其中30%來自己家里庭,而占據70%的來自同事、朋友、同學等。
來自閑魚的數據略顯暖萌,閑魚魚塘今年新年剛刮起寄養寵物的風潮,就有一萬多名新年宅幫街坊鄰居代養寵物,讓平常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鏟屎官鄰居放心回家春節,互助共享風正興起。
用科技解放雙手,全球年貨 不打烊買年貨回家,是春節標準配置。
而伴隨AI等前沿科技規?;M入商用,土特產、保健品、衣服鞋帽等年貨老三樣正在被無人機、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等新三樣取代。
來自天貓的數據顯示,把父母從繁瑣家務中解放出來的蒸汽拖把、刷碗機、擦窗機器人、烹飪機器人,購買人數增幅分別是320%、188%、169%和145%。
吃,是中國人春節永恒不變的年俗。
依據天貓新年照常買的統計,新年期間,進口生鮮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近300%,智利帝王蟹、波士頓大龍蝦、新西蘭長壽魚等都成餐桌寵兒。
新手再推新年不打烊,數據顯示,今年新年很多一線城市不再空城。
沒提前備好年貨的,新年期間也能隨用隨買,一天送到家。
城市居民并非智能家居消費的唯一主力。
來自農村淘寶的年貨節數據顯示:全國農村個性消費品類最全的省份是河南。
在河南農民的購物車里,既有智能音箱、無人機等時髦電器,還有刀削面機器人、智能馬桶等實用商品。
最愛買無人機的是云南農民,不是為了灑農藥,而是為了拍照,他們購買的無人機90%用于航拍。
新年期間(2月9日到18日),新手聯合天貓推出新年年貨照常買。
消費的全方位升級,還體目前健康飲食觀上,這點村里人同樣不輸城里人。
農村淘寶新年數據顯示:地處西北的青海,蔬果消費額同比增長8倍多;盛產牛羊的內蒙古,水產開銷增長近5倍。
智利車厘子、越南青芒、泰國榴蓮,成為中國農民最愛買的洋年貨。
智利車厘子支付訂單同比增長400%以上。
這是阿里巴巴經濟體初次發布的全維度新年報告。
包含淘寶、天貓、支付寶、新手、飛豬、高德等10多個平臺,以全家福的名義首繪的中國人新年俗。
網絡的中國力量,與百姓的平時生活從沒這樣緊密。
科技感、國際范是網絡催生的新年俗,年俗味、人情味是網絡激活傳統變新顏。
四味匯成新年俗,這是新年代的網絡年味,提高的是中國人春節的格局,不變的是中國人對于家國的傳統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