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講一個故事。
我在 2003 年就認識雷軍,2010 年投資小米前,大家有大約6、七年作為朋友交往歷程。
有一次我忘記是哪些原因,雷軍給我打電話:我一直覺得你做投資有自己獨到之處,你能告訴我,到底如何才能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我當時給了他一個答案,我相信我極其勤奮。
我相信天道肯定能酬勤!我相信假如勤奮的話,你肯定能做一個很好的投資者。
我本以為這個答案至少能得到雷軍部分認可,結果沒想到,他給了我一個叫人驚訝的反饋。
這個答案就是天道并不是肯定酬勤。
這個看法當時給我很大刺激,我后來慢慢了解:可能勤奮是必要的,但勤奮遠遠不夠。
這件體悟,或許我可以和大伙推薦一本書。
這本書叫《異類》。
豆瓣書評里,有如此一段介紹:作家格拉德威爾對社會中那些成功人士進行剖析,讓讀者看到一連串頗感意料之外的統計結果:英超聯賽大多數球員都在 9 至 11 月出生;蓋茨和喬布斯都出生在 1955 年;紐約不少著名律師事務所創始人都是猶太人后裔,并且他們祖輩大多是在紐約服飾行業謀生。
為何會有這類奇怪統計結果?我昨天上網又查了幾個:有錢人榜里有幾個成功創業人士,我給大伙報一報年齡。
李彥宏 1968 年 11 月出生;雷軍 1969 年 12 月出生;周鴻祎 1970 年 10 月份出生;丁磊 1971 年 10 月出生;馬化騰 1971 年 10 月出生。
稍微不同點,馬云 1964 年 10 月出生。
我再給大伙一個例子,我是中歐 98 級。
98 級中歐畢業生非常有意思。
我回中歐時,聽到如此一個笑話:不少同學和老師說,你們 98 級畢業生是否有哪些特殊基因。
你看,你們班上做風險投資的特別多,譬如劉芹,譬如石建明,譬如紅杉資本的計越,CDH 陳文江,還在中國文化創業基金的陳杭。
比大家再高中一年級級是 97 級的也有幾位。
為何都是 97 或 98 級呢?是大家基因有哪些特殊之處嗎?我想和大伙推薦的非常重要一點是,其實有時光有勤奮是離譜的。
機會非常重要。
但作為創業人士,機會是非常難捕捉的,要緊的是你要去發現這個機會。
其實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都是 1955 年生的緣由,在他們大學畢業和輟業時,PC 行業最初。
為何 PC 網上創業者 1969 年、1970 年、1971 年這個年齡群最多,是由于剛好網絡熱潮,他們剛好那年參加工作兩年到三年。
你太早畢業,像雷軍是軟件這一代,他已經被他金山軟件給纏住;你太晚出 生,你還在大學,你根本沒機會去考慮創業機會。
我 1998 年從中歐畢業,緊接著 1999 年網絡浪潮爆出。
不是我多聰明,不是我多勤奮,因此機會更要緊。
但機會不是運勢,機會是你對創業環境趨勢的深度考慮。
深度考慮要比你的勤奮更要緊!只不過絕大多數機會只不過被動被借助起來。
只有少部分創業人士是主動去判斷和捕捉機會。
這是我和大伙推薦的另一個看法天道未必酬勤!深度考慮比勤奮工作更要緊!孤獨,是每一個創業人士與生俱來的做早期開創者是很不簡單的。
由于你面對職員時,非常難向他去講解,公司可能只有三個月發薪資的錢,甚至三個月后錢從哪來,我都不了解。
你沒辦法和他們去推薦這個事實。
你同時還要和他們講,你在干一件很偉大的事。
而事實上,你連明天做什么都不了解。
第二,你也沒辦法和你投資人去推薦這件事。
由于并非所有投資人,都有勇氣去聽到真達成狀。
你也沒辦法站在聚光燈下向媒體去推薦你創業故事。
你講的都是你的光鮮亮麗,而事實上,你的重壓沒辦法得到分擔。
這種孤獨,是一個創業人士與生俱來的。
而且越成功的創業人士,在工作上孤獨感更大。
為何?假如你不成功,你可能失敗了,將來換個辦公室,兩年干一番新事業,但假如你成功了,你被成功所累,你有了光環,每人都覺得你應該繼續更成功。
這種光環,使你的孤獨感更強。
所以投資人認可,與讓創業人士放手這種所謂包袱,是創業人士本質上最需要的。
其實投資者給你投一檔錢,這無關緊要。
投一檔錢 真的是由于跟你投緣,是對你的認可,只不過投資者把這種認可,用一個實實在在、三個月之后要發薪資這筆賬送給他們。
因此,你看那些真的非常出色的投資者,他們 內心深處是極其尊重創業人士的。
他們從內心深處了解:他們之間的地方,不是一個居高臨下的俯瞰態度,他們是平等的,甚至是創業人士擁有更高地方。
因此,你作為一個創業人士,真的需要找到的是可以認可你的投資人,而不應該是一張支票。
我是一個什么都不是的人,但我熱愛創業。
我了解如何能幫中國創業人士獲得成功,這是真的的財富。
這是主流社會的真的價值所在。
所以,認可是極其要緊的一點。
創業需要有價值的東西。
偉大創業人士的想法來自一些你忽視的細節我過去提到創業非常重要愿景,是要回答三個重點性的非常虛的問題:我是哪個?我從哪來?我向哪兒去?這三個問題其實一點都不虛不空不大。
由于大家最重要問題,都是從蛛絲馬跡的核心細節所捕捉。
所以要小中見大。
我給大伙推薦一兩個例子。
在 2007 決定投資 UCweb,不少人不理解:為何要投資這個手機瀏覽器。
它在瀏覽器上放了一個所謂分類導航目錄,就是所謂的網站導航。
我想不出來,為何在美國,是雅虎第一出現:這是一個人工分類的導航列表,而后Google出現,把整個雅虎價值給打沒。
但中國 卻是先有百度,不少年后,才出現一個叫 hao123 的導航頁,為何?雅虎一個最原始的人工分類列表,曾很大規模推進美國網絡進步,而被Google如此一個搜索引擎公司易如反掌取代了;而在中國,大家一直強調 中國有叫后發優勢,大家卻是在百度搜索引擎出現后,為何又會出現一個人工分類的 hao123?這就存在一個很有意思的核心細節。
這說明在中國,大家有很多網民是不了解如何使用拼音,不了解如何使用鍵盤,甚至不了解如何使用搜索引擎。
拉丁字母打一個字做搜索很簡單,而中國用拼音寫漢字輸入到搜索框是非常困難的。
這說明:第一,流量在網絡里是非常核心;第二,流量的達成未必純粹是中國照搬美國。
2007 年沒Android,沒 iPhone,2007 年是塞班年代,塞班特征是用手機鍵盤輸入漢字,更痛苦。
用手機鍵盤,要去按住搜索框更痛苦。
所以大家發現大家的答案非常簡單:UCweb 在 2007 年塞班的無線信息互聯年代是流量聚合核心。
這就是大家 2007 年投資 UCweb 最重要看法。
這個決策核心點,來自大家對 hao123 一個不起眼現象的考慮。
所以我想在這里講:作為一個創業人士,當你在規劃你創業愿景時,不要去捕捉一些定義,要去理解你核心市場的那些核心細節。
小中見大。
不少偉大創業人士的想法是來自一些你忽視的細節,一些蛛絲馬跡的細節,隱藏了很多有益的洞察力。
洞見力是你有一個愿景源發點。
我看到不少出色創業人士,無論是周鴻祎、雷軍、馬化騰,他們所有都有最強洞察力。
這類洞察力,全是源自被常人所忽視的蛛絲馬跡中所捕捉到。
更要緊的是與哪個行?三人行,必有我師,但事實上這里面最重要的,是你跟哪個在一塊往前走。
我為何提這點?由于早期時大家一般談創業都說,大家多看你團隊,你團隊實行力,團隊的要緊。
那樣到底如何判斷一個團隊?不少人都在問我,我說:我看你娶哪種老婆,我看你找哪種女友。
其實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點在于:你跟什么人交往,決定了你的出色程度。
哪種人是你創業合伙人,決定了你創業團隊的 Quality。
三人行,必有我師。
大家要掌握跟身邊的人去學習他們身上的亮點。
我在自主創業過程中,和我那些投資了不少年的開創者,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那 么在今天假如我不考慮創業,你在組隊時,你是愿組一群你比較容易說服和崇拜你的人做你創業團隊,還是盡量找甚至比你還出色的能扶持你創業的?其實大家判斷一個創業人士是不是有出色的團隊能力,就是看你和哪種人在一塊交往。
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
更要緊的是與哪個行!小米開創者雷軍在業內赫赫有名。
他在 2010 年和我談時說,他想建一個不同的創業公司,我想把我股權很多分散出去,由于我需要足夠多、盡量多、足夠出色的人。
大家小米前十個月沒干事,只干一件事:找人。
其實不少人感覺找人非常難,第一要問問你,你是否深刻認識到,三人行,必有我師,哪個做你的老師?你跟哪個行?所以在這 件事上,第一,你要盡量找到你能得到的最棒的人,而且這個人的出色程度,決定了你團隊有多出色。
而不是你若是足夠出色,你要找比你差的,這是不少創業 者想去找一些容易被說服的比較普通的人的誤區。
不少人說,我搞不定那些出色的人。
我贊同,解決出色的人非常難。
但這是我送給大伙的另一句話,領導力源自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空杯心態和知行合一。
在這點上,其實不少人覺得領導魔力,源于你的收獲,你的知名度。
我覺得都不是。
真的的領導力,第一你要點導一個團隊,你要點導自己。
你要做一個公正與公平的領袖和領導者,你第一要對自己公平公正。
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是一個極難的事。
所以至今,我從不覺得我是一個成功投資者。
我只想說,我是一個非常熱愛投資和創業的投資者。
好的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不但看清自己,也不看高自己。
當你對自己不偏不倚很誠實時,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人都聚到你身邊。
由于他們認識到你是一個值得信任的領袖。
第二,空杯心態。
對不少出色的成功商人,特別有想法的創業人士不是靠你聲音大,是要掌握能放手能傾聽,聆聽是比什么都要緊 的素質和能力。
要掌握坦蕩,簡單。
所以對一些出色的團隊,最好的管理是不管理!不管理的意思是說讓他們變成自驅動團隊,每一個人都能非常不錯管理自己。
高效的團 隊來自自驅動,而不是源于 KPI 指標。
第三,如何做到守正出奇?做減法是一個創業公司非常重要素質。
有時候,特別在網絡行業,追求極致。
網絡是一個以點概面的行業。
網絡是一個口碑點可以改變整個行業格局的地方。
把公司所有資源,賭在最重要點上,是極其難的一件事。
這是我講的最后一點。
其實網絡是一個天天都會出現顛覆與革新的地方。
天天都有不少革新想法,但我也想講,目前網絡行業里我看到不少出色的 人沒方法做成大事。
緣由是由于他們奇兵不斷,如何能做到守正出奇是一件極其難的事。
如何能做到?這是我與周鴻祎交往時,所察看到的。
周鴻祎是個存在爭議的 人,但他在網絡流量這個理解上,是極其深刻的,他以前也做流氓軟件。
他深思了什么才能回到一個守正出奇的情況。
我想我今天不展開,只期望大伙考慮比較一下,在奇虎之前的周鴻祎,和奇虎之后的周鴻祎是不同的。
我感覺什么叫守正出奇,是網絡行業里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在座有不少年輕創業人士,你們都很有創造力,但如何能把你們的創造力放在一個更搶眼的地方。
第一非常重要的一點做商品,而不要做買賣。
不要只做流量的轉換收入,而不做核心用戶價值。
好的公司都是可以創造真的的長期 價值。
不少人說,小米手機就是一個會炒作的公司,會做推廣的公司。
有幾個人真的理解,小米是這么具備極客精神的公司?他把市場上所有資源,想方法提供給用 戶,最好的價值,最好的性價比,最好的體驗。
他創造的粉,和他商品分不開。
所以守正出奇,是網絡行業創業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點。
創業的三個重點問題大家在選擇投資機會時,更重視出色的創業人士,此外還會考慮三個重點問題:這事兒是否足夠大;是否抓住了一個正確機會,切入到一個趨勢性機會;這個公司長期來講能否形成護城河效應。
第一個重點問題:這事兒是否足夠大,假如今天創業,你選擇這個方向,應該問問自己,有沒進步空間,同時你有沒野心。
無論你是做 1000 萬人民幣的退出,還是做 100 億USD的退出,基本要花 6-8 年(大家基本上平均投一家企業要歷程 6-8 年時間)。
而開創者把一個公司做起來,所投入時間精力也一樣,面臨問題和痛苦也相同。
既然同樣時間退出,為何不去選擇一些足夠大的機會?第二個問題,是否抓住一個正確機會,切入到一個趨勢性機會?機會比選擇方向更難,踩對點尤為重要。
機會太早,這個市場 機會沒到,你會發現你非常痛苦。
90% 的失敗公司都不是方向、體量問題,可能絕大多數都是機會太早的問題。
領先市場 3 步、5 步,市場還沒有起來,你就撐不下去了。
不可以領先太早,最好領先 0.5 步。
太晚當然也不可以,市場假如非常熱,一般意味著紅海,機會已經晚了。
最后一個重點問題,是不是能可持續進步,長期下來能形成角逐壁壘。
好的商業模式、好的公司,時間是朋友,意思是說伴隨時間推移,你的角逐壁壘愈加高,護城河愈加強,這就是可此續進步。
創業人士應該有殺手風韻、傳教士能力創業人士要擁有兩個核心能力:一叫以身作則的犀利殺手風韻;另一個是你有傳教士能力,能聚一幫牛人。
殺手風韻。
解決公司業務進步中的弱點,就跟打仗一樣,你要拿下這個山頭,就要有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能力。
公司進步是 長板和弱點理論,什么短補什么,所以創業人士非常重要能力是殺手風韻,還有補弱點能力。
你得不停變,缺什么都能自己頂上,或許未必能做得最好,但你要有從 0 到 1 解決弱點的能力,雖然你不專業,但你永遠是那個沖在第一線的。
傳教士是什么?就是深入考慮和能影響到什么樣出色的人跟你一塊的能力。
傳教士傳教肯定是你不信我的時候我來傳。
所以你身 邊聚一群哪種人,基本就能衡量你理念。
假如你下面的人,每一個都是非常有想法的人,那肯定是你的想法比他們都大,能把他們震住,你就能獲得 1+1 大于 2 最強的成功。
雷軍就是其中佼佼者。
總而言之,創業人士要有這兩個能力:一是在 0 到 1 時,必須要有以身作則、把公司弱點補掉,飛速把業務往前推進最強的實行能力;二是有傳教士能力和魔力。
你魔力源頭是源于你的理念。
兩者缺一不可,特立獨行的孤膽英雄,在今天非常難成功。